聚盈策略 志愿军王牌最终觉醒,震古烁今的第二次战役西线之战,开始!
01 巡演聚盈策略
麦克阿瑟简直是高兴极了。
自从空军对中朝边境的“绞杀行动”开始以来,朝鲜的志愿军就越来越不经打,原来在清川江边抵抗的一支部队现在也撤得没影子了。
到了11月23日,联合国军轻松地把战线推回清川江北岸,基本上已经回到了第一次战役发起的地方。
图片
在麦克阿瑟看来,这是自己精心策划的“绞杀行动”所取得的骄人战果:正是因为空军封锁了志愿军入朝的道路,才导致志愿军后续无力,不得不全面开始后退。
麦克阿瑟唯一“遗憾”的是,原定于15日对朝鲜北部发起的全面钳形攻势,沃克却坚持认为第8集团军“补给不足”,而推迟到了24日。
面对着唾手可得的胜利,麦克阿瑟简直是迫不及待了。
11月24日,当第8集团军终于发起总攻时,麦克阿瑟发布了一则令人简直感到匪夷所思的公告:
联合国军对在北朝鲜作战的新敌人的大规模压缩包围现已到了决定性时刻。
作为这只铁钳独立组成部分的各类空军,在过去三周里,以一次堪称协同和战斗力模范的持续攻击,成功地切断了敌人来自北方的补给线。因此,敌方的后续增援急剧减少,必要补给明显受到限制。
在海军重要的有效支援下,这一钳形攻势的东段现已抵达了居高临下的包围阵地,把敌人占有地利的北部地区一分为二。
今天上午,在钳形攻势的西段发动了总攻,以完成包围,合拢钳口。倘能成功,此举事实上就能结束战争,在朝鲜恢复和平与统一,并使联合国军事力量迅速撤出。
在同一天,伦敦《泰晤士报》刊发了一则来自华盛顿记者的消息:
美国有报道说,7个联合国师,包括3个美国师和4个南朝鲜师,还有英联邦旅,已准备就绪,去进行所谓的'最后的攻势’,目标是从扫荡西海岸至南朝鲜部队已到达地点的这段鸭绿江下游地区。
也就是说,麦克阿瑟把联合国军的行动安排大方地公布给全世界。
《泰晤士报》的记者评论到:“这真是一种奇特的打仗方式”。
然而,光是一个爆炸性新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麦克阿瑟。
他决定再次“亲临战场”。
24日下午,就在下达了全军总攻的命令之后,麦克阿瑟登上了自己的专机,命令驾驶员“先往西飞,然后沿着鸭绿江往北!”
如同往常一样,麦克阿瑟完全无视部下的劝阻,勇敢地向鸭绿江飞了过去。
这是麦克阿瑟和其他将领们第一次亲眼看到鸭绿江,同行的惠特尼将军如此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极目远望的是无穷无尽的穷乡僻壤,崇山峻岭,裂谷深峡,近乎于黑色的鸭绿江水被束缚在死一般寂静的冰雪世界之中。”
在鸭绿江上空,麦克阿瑟不停地让飞行员“飞低一点!”仿佛要靠自己的眼睛来侦查志愿军的踪迹。
在这5000英尺的高度上,凭着麦克阿瑟70岁而且还带着老花眼镜的视力,即使志愿军真的留下了什么踪迹,估计他也看不到。
完成了这次在鸭绿江的巡演之后,麦克阿瑟飞回了东京。
目睹着麦克阿瑟专机远去的沃克中将,用一个词表达了自己对麦克阿瑟这番操作的评论:
“Bullshit。”
02 收网
就在麦克阿瑟忙着征服记者的时候,志愿军总司令部正全体投入极度紧张的战前准备之中。
美军前进得实在是太放肆,放肆到彭德怀觉得实在是太满意了。
11月23日,美军全体前进到第一次战役发起的位置,整个前线宽达200公里。由于人手不足和前进仓促,整个联合国军战线上到处都是漏洞。
更妙的是,同样是因为人手不足的关系,为了尽量补齐战线上的缺口,美军不断地把预备队往前线上派,到现在,美军只留下了美骑兵1师和1个土耳其旅作为预备队。
也就是说,只要能成功撕破美军的阵线,后续美军能拿来填补漏洞的力量已经非常薄弱。
这是击溃美军的大好良机。
鱼已上钩,要收网了。
此刻聚盈策略,志愿军只要明确怎么打就行了。
早在第一次战役中,志愿军就已经明确了对美军的最佳进攻策略:“借助清川江的天然地形,分割两岸敌军各个击破”。
而在第一次战役后期,主席进一步提出“以德川为中心创造一个战场”的长期战略。
11月5日,主席在电报中向彭德怀指出:
德川方面甚为重要,我军必须争取在元山、顺川铁路线以北区域创造一个战场,在该区域消耗敌人的兵力,把问题摆在元山、平壤线的正面,而以德川、球场、宁边以北以西区域为后方,对长期作战方为有利。
因此,第二次战役的主要作战方向早已明确聚盈策略,向联合国军的右翼,南7师、南8师负责防守的德川、宁远地区进行突破,打开战役缺口。
只要志愿军突破眼前联合国防线上最薄弱的环节,不仅能抢占德川这个战略枢纽,还能实现对整个联合国军的大包围。
志愿军公布了最终的作战计划:
1、38军、42军以最快速度消灭眼前的南7、南8师,向联合国军阵线后方的三所里、顺川穿插,切断联合国军的退路;
2、其余各军紧紧抓住眼前敌人,待穿插部队到位后向敌人发起全面总攻。
图片
这是彭德怀策划已久的一次进攻,为了能够一举撕裂联合国军的防线,彭老总为侧翼的韩军准备好了志愿军最锋利的尖刀:38军。
第二次战役,几乎就像是彭德怀为38军量身订做的舞台。
在第一次战役中,38军表现平平,没能展现出王牌军应有的战斗力,军长梁兴初差点被彭老总骂到怀疑人生。
所谓的“爱之深,责之切”,彭老总之所以特地在军事会议上让梁大牙抬不起头,就是希望他能够知耻而后勇,发挥出志愿军王牌真正的实力。
于是,在梁兴初“犯错误”仅仅不到一个月之后,彭德怀再次把影响胜负的最关键任务交给了他。
彭德怀给予了梁兴初最大的信任,而梁兴初没有辜负彭老总的期待。
梁兴初还给彭德怀的是一个奇迹。
03 郁闷的猛兽
38军军长梁兴初一肚子气。
在第一次战役过后,未能完成任务的梁兴初算是见到了彭老总有名的火气,带兵打仗这么多年,梁兴初第一次被人骂成这样。
“什么主力!主力个鸟!”彭老总丝毫不留情面的痛骂,听得梁兴初脸红到了脖子根。
18岁就参加红军的梁兴初,是从班长一步步打成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官。东野10纵组建时,林彪原本想让梁兴初去10纵担任副司令,梁兴初说:“宁做鸡头,不为牛后。要当就当司令员,不然就回一纵当师长。”林彪摇着头笑了,随后,梁兴初成为10纵的首任司令。
梁兴初这种“有副官不做”的骄傲性格,被彭老总当众一骂,羞愤差点没得钻进地里去。
开完会后,梁兴初连饭都不吃,低着头就回到了38军。
没过多久,38军的几个师长就黑着脸从军部走了出去,回到各自的师部。
等到38军的团长们往下传达时,画风已经变成了这样:
“师长说了,下一仗要是再打不好,梁军长就把他毙了!在这之前,师长肯定要先把我毙了!到时候,我先把你们全毙了垫背!”
第一次战役打完,其他各军开的是表彰会,38军开的是检讨会。整个38军不知道拍坏了多少张桌子,砸了多少个水杯。唯一知道的是,整个38军全军上下没一个好脸色,各个脸黑得像炊事班的大铁锅。
更郁闷的是,38军接下来执行的又是诱敌深入的任务,在飞虎山面对着眼前耀武扬威的南7师,却不能放开手冲上去吃掉,38军上上下下别提有多糟心了。
04 出笼
11月23日,梁兴初终于接到出击的命令。
为了打好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受命统一指挥38军和42军。
其实,彭德怀原先是打算自己来前线指挥的。
由于38军和42军在第二次战役中位置过于重要,彭德怀要求设立西线志愿军前指,他亲自去前指指挥。
彭德怀刚说出口,就被邓华、洪学智和韩先楚一把拉住,说这像什么样子,我们去就好了!
最后,前线总指挥这个人人争抢的“香饽饽”落到了韩先楚手里。韩先楚带着一个作战参谋赶到38军,当面向梁兴初交代了任务:用最快的任务拿下德川,为志愿军打出突破口。
韩先楚还告诉梁兴初,为了确保38军能用最快的速度拿下德川,志愿军打算派42军一个师过来帮38军一起进攻。
梁兴初一口回绝:“让42军该干什么干什么去!打德川,我们包了!”
韩先楚是纵横沙场的老将,当然知道梁兴初心里怎么想的,于是韩先楚当场致电彭老总汇报了梁兴初的“建议”。
彭老总说:“梁兴初好大的口气!你告诉他,我要的不是赶羊,是聚歼!你问他,打德川需要多久?”
梁兴初语出惊人:
“一天!”
梁兴初的底气是有理由的。
38军和南7师前前后后打了快一个月,韩军什么水平梁兴初已经摸得清清楚楚。
不仅如此,该怎么打,梁兴初也早就想好了。
11月25日晚,全体西线志愿军向当面之敌发起总攻。
黑着脸的38军,一马当先地向着德川冲了过去。
走在38军最前面的,是一个320人的先遣部队,这批精锐的战士将直接渗透到敌人的后方,炸掉南7师逃跑上的必须经过的武陵桥。
而38军的3个师则开始全速穿插,从三个方向包围南7师。
图片
梁兴初恶狠狠地下达了进攻命令:“把南7师给我包了饺子,一个也不准放过!”
不需要军长再多废话,38军的战士一个比一个冲的更快。
112师第一个抵达了预订地点——这就是他们之前诱敌深入的时候撤退的路线,倒着再往前冲就是了,路很熟。
113师在第一次战役中表现最差,挨的骂最狠。这一次他们摆出一副佛挡杀佛的架势,两个开路的营遇上敌人就打冲锋,打完把俘虏往路边一扔继续赶路;剩下的大部队干脆连敌人都不看,低着头就往前赶。
很快,113师的先头部队就赶到了大同江边上,此时已经是寒冬腊月,水流湍急的大同江上漂浮着大大小小的冰块。对岸的韩军根本不担心志愿军能越过这道“天堑”,眼看志愿军来了,还在慢条斯理的准备防守。
突然间,韩军吓得眼睛都瞪大了。
他们看见对岸的志愿军直接迈进了结冰的河流。
图片
113师师长江潮和政委于敬山走到江边后毫不犹豫,立刻就动手开始脱鞋脱裤子,带头走进寒冰刺骨的江中。后面的战士们有样学样,上千人就这么一股脑地冲进江里。
还没等对岸的韩军把阵势摆好,113师的先锋营已经冲出大同江,一个冲锋就拿下了韩军的阵地。
韩军根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群志愿军光着屁股就冲了上来,而且每个人全身都挂着冰!
26日早上8时,113师全体抵达预订地点。
根据计划,最后出发的是负责正面进攻的114师,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打的114师火力全开,南7师被这凶猛无比的进攻彻底打懵了:怎么回事,怎么跟之前的人不一样了?
仅仅一个晚上,正面进攻的114师一口气吞掉了德川北面几乎全部的外围阵地,把南7师剩余部队全部压缩在小小的德川城区里。
26日一早,38军对南7师的合围已经完成。
下午,38军的总攻开始,沉默的志愿军战士从三个方向向着南7师恶狠狠地冲了上去。
图片
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南7师已经没有什么阵线可言了。
两天前还在耀武扬威跟总部汇报“大捷”的南7师到此时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唯一知道的是:打不过了,赶紧逃吧。
等韩军往后跑的时候才发现,38军派出的先遣部队成功炸掉了武陵桥,南7师根本无路可逃。
38军没有给南7师留下任何机会,26日晚上7时,德川的守军在慌乱之中全体被歼,光是俘虏就抓了2000多个,南7师的美军顾问也全体被志愿军活捉。
一天时间,全歼南7师,梁兴初说到做到。
00 老旦点评
1、从战术层面来看,美军从朝鲜打到现在一直就是标准的“结硬寨打呆仗”,永远就是拉一个战线向前平推,推不动了麦克阿瑟就打电报回国摇人,大言不惭地要兵要钱要武器,最后拿绝对优势平推过去,总之就是要战术没有,要钱有很多,用炮弹开路就可以了。
2、这样打仗并非完全没有好处,当总体战斗力处于绝对优势的时候,这样打仗可以最大避免因为主帅指挥能力不足导致意外翻车的问题。
3、其实,唯一一次不是平推的仁川登陆,也和“奇谋”二字没什么关系,在釜山战役期间,全世界都知道美军会找个地方打登陆战,只不过大家都没想到麦克阿瑟胆子居然那么大,更没想到金日成居然真的把仁川放空——要知道,由于仁川的登陆条件特殊,人民军事实上只需要在9月15日这天专门调部队去守一下仁川就可以了,谁能想到金日成就是不守。
4、美军这种平推的打法本来没有问题,问题就在于这几次美军连平推都没好好推,由于推进速度过快,联合国军不仅是正面战线一堆漏洞,而且预备队严重不足。最关键的是,明明打算用一线平推的打法,整个布局却很明显是西强东弱,战斗力较强的美军全部聚集在西侧,东侧就连一个预备去帮韩军救场的部队都没安排,志愿军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5、从结果往回看的话,美军忽视东侧的保护有三个主要原因:
一是东边全是山,美军机械化部队行动不便,从一开始就很想把东面全部交给韩军;
二是第一次战役中38军表现太差——基本啥也没干,导致美军完全错判了这个方向志愿军的实力;
三是飞虎山、九龙山的诱敌阻击打得实在是太好,不靠谱的韩军向上接连汇报“大捷”,美军一想,管他之前是什么敌人,现在估计也被韩军打残了,就让韩军继续追击刚好。
6、而在志愿军这边,第二次战役连战术板都不用改,跟第一次战役一模一样:正面主力拖住,等右侧王牌38军(第二次战役加上42军)往下插,插下去以后围住多少吃多少。连彭老总都没有想到美军居然这么配合,不仅开战的地点差不太远,就连38军眼前的敌人都没变——还是南7师。
7、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战术,同样的敌人。唯一不同的是,这一次,38军和梁兴初,不一样了。
8、德川之战虽然漂亮,但是只是开胃菜罢了,38军的辉煌胜利,此刻,才刚刚开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双悦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