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斧子配资 对于袁世凯,日本为何恨之入骨?他曾挫败日本的阴谋
日本对袁世凯没有什么好感,甚至可以说是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那么,袁世凯到底哪里“得罪”了日本人,会招致这么大的仇恨呢?原来在朝鲜任职期间,袁世凯挫败了一场日本人制造的阴谋,使其多年的“努力”付诸流水。自此,双方就结下了“梁子”。那么金斧子配资,这场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朝鲜分化
1876年,迫于日本的武力威胁,朝鲜被迫签订《江华条约》。作为宗主国的清朝担心朝鲜会重蹈琉球的覆辙,于是积极推动朝鲜打开国门,与西方各国签订条约,希望引进欧美势力以制衡日、俄对朝鲜半岛的威胁,于是就有了1882年的《朝美修好通商条约》。至此,这个“隐士之国”的国门被彻底打开。
之后金斧子配资,朝鲜形成了三个派别。第一是长期执政的“事大派”,他们坚持事大主义的原则,一心效忠宗主国清朝;第二个是“稳健开化派”,他们主张维持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同时提出“东道西器”的思想,颇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意味;第三个派别是由日本人扶持的“开化党”,他们主张“外结日本,内行改革,联日排清”。

二、甲申政变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清朝将驻朝鲜的1500名士兵调回国内,导致在朝鲜的势力遭到削弱。与此同时,清军在战场上不断失败,也让开化党人“信心倍增”。与此同时,他们还得到了日本人大力支持。其实,日本是打算利用开化党人驱逐清朝在朝鲜的势力,然后将朝鲜半岛变成它的势力范围,进而侵略清朝。
12月4日这天,在日本驻朝鲜公使竹添进一郎的武力支持下,以金玉均为首的开化党闯入王宫控制朝鲜国王,并大肆诛杀“事大派”官员。接着,开化党人组建了新的政府,并在12月6日宣布了十四条政纲,要求清朝释放大院君回国,并且断绝与清朝的宗藩关系。此时,清朝在朝鲜还有少量军队,其中最起决定作用的就是袁世凯!

三、终结政变
驻朝的清军将领们紧急召开会议,大多数人认为“没有北洋的命令,不敢轻举妄动”。可是袁世凯却不这么看,他认为情况紧急,必须当机立断。12月6日下午,力主入宫戡乱的袁世凯向众将承诺,“如果因为挑起争端而获罪,由我一人承当,决不牵连诸位”。接着,袁世凯率领数百名清军投入了战斗。
经过一番战斗后,袁世凯击败了开化党人以及日本使馆的军队,并迎回了朝鲜国王,至此,开化党的“三日天下”彻底终结。之后,日本朝野普遍认为是袁世凯破坏了他们的计划。第二年,伊藤博文与李鸿章谈判时,坚决要求撤换袁世凯,但遭到了拒绝。袁世凯在甲申政变中的表现,得到了清廷的认可,通过此事“崭露头角”,但同时也彻底“得罪”了日本人。
双悦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优选策略 软银第一财季转为盈利 得益于押注英伟达等人工智能领域
- 下一篇:没有了